台州乱弹是台州的唯一地方剧种,距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作为浙江四大乱弹之一,台州乱弹是现今唯一以“乱弹”命名的地方剧种。2006年,台州乱弹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内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台州乱弹是现存中国戏曲中历史最悠久、演出形态最古老、表演艺术最具特色的剧种之一,是珍贵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戏曲百草园中独具古韵遗风的活化石。
台州乱弹的剧种特色是“文戏武做、武戏文唱”,唱腔由乱弹、昆腔、高腔、徽戏、词调、滩簧等六大声腔组成,其舞台语言为中原语音结合台州官语。台州乱弹原有剧目三百多曲,其中本家戏“七阁、八带、九记、十三图”尤为著名。其“打插桩”、“耍牙”、“双骑马”、“钢叉穿肚”、“风火球”等独门绝技,均为人称道。
由于各方面原因,台州乱弹在戏曲发展最好时期,曾停息了30年。直至2005年,在台州市、椒江区两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关爱下,崭新的剧团应运而生,并于去年更名为现今的浙江台州乱弹剧团。新剧团建立以来,在坚持继承传统基础上大胆创新,逐步形成了兼具现代审美和古调本色的自有风格,剧团现已复排了13本大戏和20多出折子戏。剧团年平均演出近200场次,累计受众已达百万余人次,先后获得了各级奖项20多个。2011年,剧团赴德国参加欧洲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第27届国际文化戏剧节展演,荣获最高荣誉——“特等奖”。2012年2月,剧团受文化部委派,赴新西兰参加当地主流社会举办的元宵灯会展演,新西兰总理亲临现场观看,15天19场的演出活动盛况空前,观摩人数逾30万人次。
2013年,是剧团演职人员最团结、发展环境最良好、新老艺人最和谐的一年。剧团工作围绕“五个一•十件事”取得了建团以来最优异的成绩。特别是时隔30年后,台州乱弹重回省城汇报演出,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怀、得到了权威专家的鼓励、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赞誉、得到了多家媒体的褒奖。精心打造的折子戏《小宴》,在全省珍稀剧种汇演中满座皆惊、大获全胜,是台州乱弹有史以来最风光的一次展示。同时,剧团将花三至五年的时间继续打磨,努力打造成“天下第一宴”。
当下是文化产业愈趋繁荣,文化需求愈见攀升的艺术发展黄金期,吸引广泛关注的台州乱弹不仅要打造成一张城市文化的上镜名片,更要成为台州文化多元激发的先锋力量,肩负“文化强市”建设的历史使命。随着政府的重视、领导的关怀、社会的认同、老艺术家的支持,以及新一代台州乱弹人立足本位、镂刻不止,台州乱弹这朵
傲立在海岳滨城的绝世幽兰,一定会盛开得更加绚丽、更加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