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少林弟子书画摄影作品邀请展
 

宣纸帘的非遗传承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9-08-21
打印本文
 原标题:宣纸帘的非遗传承

(文化)(1)宣纸帘的非遗传承

  8月15日,泾县丁家桥镇小岭村村民在展示宣纸帘成品。

   安徽泾县被誉为“中国宣纸之乡”,宣纸产量大。宣纸帘是捞制宣纸的必备工具,其制作工艺于2017年被确认为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宣纸帘又称为竹帘,是泾县丁家桥镇小岭村的传统工艺产品,主要原料为当地的苦竹,经过选材、剖篾、抽丝、绕线、编帘、漆帘等40多道工序制成。

   目前,小岭村生产的宣纸帘供应泾县大部分宣纸生产厂家,并销往福建、浙江等地。 

(文化)(6)宣纸帘的非遗传承


8月15日,泾县丁家桥镇小岭村村民在编宣纸帘。 

(文化)(10)宣纸帘的非遗传承

  在泾县丁家桥镇的一家宣纸企业里,工人在用宣纸帘捞制宣纸(2016年4月1日摄)。 

(文化)(5)宣纸帘的非遗传承

  8月15日,泾县丁家桥镇小岭村村民在宣纸帘上刷漆。

(文化)(2)宣纸帘的非遗传承

  8月15日,泾县丁家桥镇小岭村村民在查看宣纸帘成品。

(文化)(4)宣纸帘的非遗传承

  8月15日,在泾县丁家桥镇小岭村,放暑假的孩子和家人一起做宣纸帘。

(文化)(9)宣纸帘的非遗传承

  8月15日,泾县丁家桥镇小岭村村民在编宣纸帘。

(文化)(8)宣纸帘的非遗传承

  8月15日,泾县丁家桥镇小岭村村民在编宣纸帘。 

(文化)(7)宣纸帘的非遗传承

  8月15日,泾县丁家桥镇小岭村村民将竹片切薄片,用于制作宣纸帘。

(文化)(3)宣纸帘的非遗传承

  8月15日,泾县丁家桥镇小岭村村民刮去竹片上的皮层。

61[责任编辑:admin]
标签:
免责声明:文化精品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刘希平说:"好的教育必然是在学校与学生不断相互选择中此次改革把更多选择权交给学生和学校,从选课到选考,扩大学生和学校的双向选择,使招生公平从已有的程序公公平进一步走向内容公平。松华说。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头条推荐

本周热点资讯TOP 10

热搜内容

专题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