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1
国画欣赏
中国绘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许多伟大的画家创造了不胜枚举的传世名画。这些名画极大地丰富了祖国的艺术宝库,是留给世界人民的宝贵遗产。以下10幅名画代表着中国绘画最高成就,现在,我们一起来赏析吧!
01
01《人物龙凤帛画》/战国帛画
《人物龙凤帛画》,又名《龙凤仕女图》,是战国时期佚名创作的一幅绢本淡设色画。画中描绘的是一条龙和一只凤在上方飞舞,下方有一位侧面站立的妇女,正在合掌祝祷。
02
02 《女史箴图》·局部/顾恺之
《女史箴图》是中国能够找到的最早的专业画家——东晋顾恺之的传世之作,也是当今存世最早的中国绢画,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03
03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画像砖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陈列于南京博物院。相传魏正始年间(240-249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他们7人常在嵇康所住的山阳一带竹林聚会,高歌纵酒,狂放不羁,因“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推动了当时的思想解放,“竹林之风”不仅成为魏晋风度的重要内容,而且为士林注入了隐逸和清高的文化基因。世谓竹林七贤。
04
04 《游春图》/展子虔
展子虔是北齐至隋之间(约550年~600年)的一位大画家,他擅长画山水人物,这幅经宋徽宗题写为展子虔所作的《游春图》卷,是画家唯一的传世作品,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存世最古老的画卷。
05
05《历代帝王图》·局部/阎立本
《历代帝王图》又名《列帝图》、《十三帝图》、《古列帝图卷》,传为唐代阎立本画作。画面从右至左画有十三位帝王形象:前汉昭帝、汉光武帝、魏文帝曹丕、吴主孙权、蜀主刘备、晋武帝司马炎、陈宣帝陈顼、陈文帝陈蒨、陈废帝陈伯宗、陈后主陈叔宝、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
06
06 《虢国夫人游春图》/张萱
《虢国夫人游春图》唐代画家张萱的画作,绢本设色。原作已佚,现存的是宋代摹本,因金章宗完颜璟判断失误而题为宋徽宗摹本,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虢国夫人游春图》记述了显赫一时的杨氏三姊妹在众女仆和从监的引导和护卫下,一行八骑九人挥鞭策马,外出踏青游春的情景。
07
07 《江帆楼阁图》/李思训
《江帆楼阁图》绢本。图的上方是浩渺的江水,近处满勾细密的鱼鳞纹,渐远渐渺茫。近岸有一叶渔舟,天边则有二片风帆远去。
08
08 《辋川图》/王维
此图是画家晚年隐居辋川时所作。画面群山环抱,树林掩映,亭台楼榭,古朴端庄。别墅外,云水流肆,偶有舟楫过往,呈现出悠然超尘绝俗的意境。这幅《辋川图》所创造的淡泊超尘的意境,给人精神上的陶冶和身心上的审美愉悦,旷古驰誉。
09
09 《芙蓉锦鸡图》/赵佶
北宋时期宋徽宗赵佶创作的绢本双勾重彩工笔花鸟画。宋徽宗是北宋的“画王”,其美学思想丰富而深刻,他的画,气局的充实与流走能融和统一。《芙蓉锦鸡图》的尺幅很美,恰好符合“黄金律”,当然那时并无“黄金分割”的概念,而完全体现为画家本人一种对美的感觉。
10
10《岁寒三友图》/赵孟坚
在中国画中,松、竹、梅是常被表现的题材,而在“文人画”中,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取松、竹、梅都可傲凌风雪,不畏霜寒之性,表现人格品质和气节。我们可以看到,赵孟坚留给后世的,不仅是画迹和画法,更重要的是一种品格,人们所追求的“意”和“迹”的高度统一。
十幅国画我们已经欣赏完了,各位家长们觉得哪一幅画对你的印象最深刻,就可以把它给孩子讲一讲。从小培养孩子的艺术细胞,对他们长大的审美、性格都会有影响。我们不仅要学习,我们也要学会欣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