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咖啡店里会摆放畅销书、鸡汤书之类,也有拿英文封面的装饰书装样子的。但笔者发现,在很多书店的木制书架上,也会放置大部头的装饰书。更有甚者,笔者曾在图书博览会上见过颇为壮观的装饰书墙。装饰书在样板间、家居卖场比较常见,在书店、书博会出现确实令人诧异。
笔者认为,装饰书的作用无非是遮掩空洞、塑造虚假的自我形象,所以才有人买了书在朋友圈晒一下就束之高阁,或者在咖啡店的装饰书墙前给诗意人生留个念就心满意足。如果咖啡店门口写着禁止拍照,估计生意会冷清不少。至于还有人竟把样板间的装饰书当成样品搬到了家里,不禁令人反思,难道在自己家也需要活得这么累、这么假吗?书是家里最好的装饰,并不是说书壳子是家里最好的装饰,毕竟,这书是给自己看的,给家人尤其是孩子看的。拿书填补空白说明很多人意识到了书的重要性,只是从知到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这“假砖”能早日引来真玉吧。
急功近利、浮躁不安的习气影响阅读环境的营造,很多人不是没书可读,而是有书不读。买了书不看的话,真书也成装饰书了。活出个样儿来给自己看比摆出个样子给别人看更实惠。“鸡汤”一点说,人最需要装饰的还不是自己的大脑吗?那大脑皮层的沟回可不是空书壳挤压出来的。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造假的阶梯担不住历史的车轮,画饼无法充饥更无法摆渡希望。“五言长城”刘长卿说:“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但愿这种情况少出现,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