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主页 | 保存桌面 | 手机版 | 二维码
普通会员

齐梦慧

主要从事书法绘画等艺术类创作。

网站公告
欢迎光临我的网站。
新闻分类
  • 暂无分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时期三十年重点作品创作回顾
新闻中心
新时期三十年重点作品创作回顾
发布时间:2018-12-11        浏览次数:81        返回列表
 新时期三十年重点作品创作回顾

齐梦慧

●1977年作,《怒讨鬼魅祭忠魂》油画230公分×68.8公分

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经不起“四人帮”长期精神折磨与世长辞了,他的逝世给党和国家带来了巨大损失,中国人民无比悲痛;而“四人帮”却欢呼雀跃,因为周总理是他们阴谋篡党夺权的最大障碍,因此在周总理治丧期间,竭力阻挠群众的悼念活动。首都人民义愤填膺自发汇集到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献花,张贴标语,发表演说,公开痛斥“四人帮”的罪行。在当时背景下我画了这幅《怒讨鬼魅祭忠魂》

●1977年作,《英明领袖华主席与各族人民心连心》油画、壁画,长4米,高2米

“四人帮”篡党夺权,横行霸道,早已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无比愤怒概,更使老一辈革命家们心急如焚。当时党中央第一副主席主持日常工作的华国锋面对“四人帮”咄咄逼人的进攻,也感到必须尽快消除这个党和国家的大毒瘤,于是征得中央政治局多数同志同意,10月6日,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汪东兴等人代表中央政治局一举粉碎了“四人帮”,阻止了他们的阴谋篡党夺权。相继,全国纷纷召开庆祝会,批判四人帮的滔天大罪行。

全国各族人民历经了10年磨难,终于赢得了“重见天日”的喜庆日子,持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这是在中共党史上左倾错误占统计地位,对党危害最大的时期,在此期间,各种矛盾尖锐对立,全国陷入了极为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之中,把一个好端端的中国推向了崩溃的边缘。因此说粉碎“四人帮”,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前进的道路上,克服困难披荆斩棘又一次经受考验和锻炼,更加成熟更加自觉的表现。在祖国大地充满胜利、喜庆、欢乐的时刻,我在77年2月份开始着手经过半年的时间完成了这幅画。

●1983年作《春风万里·四海寄情》石家庄邮电大楼营业厅油画、壁画,900公分×220公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祖国四个现代化吹响了号角,祖国大地雨过天晴,万里春风劲吹,阳光普照,封闭锁国的大门打开了,人们放飞的心像大雁一样,为了实现美好的理想,跨过大洋、山川、平原,四海寄情,向着美好的未来飞去。

●1984年作《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组画之一——妄情》95公分×70公分

故事寓意人民在改造自然中的智慧和力量,国家改革开放后,继63年未完成的毕业创作决心画好孙悟空的作品,把三打变为三借为了8幅油画组画,虽不成功,但为日后的铜腐蚀壁画打下了基础。

●1985年作《孙悟空三借芭蕉扇》天津渤海石油公司内招舞厅铜版腐蚀壁画,800公分×250公分

设计构思:壁画题材内容是《西游记》中“孙悟空三借芭蕉扇”,故事寓意了人民在改造自然之中显示出来的勇敢和智慧。壁画借鉴了民间剪纸和皮影这种乡土艺术形式,它是近千年来在中华沃土中生长起来的,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泥土的芳香,它体现了群众纯朴的审美情趣,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是我国文化艺术中一笔珍贵的遗产。

壁画的构图是根据故事情节,从构成的表现需要把故事分为七组,把不同时、空的内容,用旋转运动的弧线,把故事有机联系起来,制作上使用黄铜版腐蚀制作图案的办法,将图案组装在大理石墙面上,铜版材质的自然美,大理石似火似海的花纹,使壁画在凝重华贵的金石味道之中,又蕴籍了故事意境与情趣,显明清晰,富于装饰性的人物造形,融合在金线条的运动气势之中,随着舞乐变幻的灯光,使得壁画光彩夺目,在愉快活泼中又增加了奇幻神秘的色彩。(回忆起来,这个题材从“三打”到“三借”可算契而不舍,用了二十年)

 ●1985年作《八十七神仙卷》天津东沽职工俱乐部贵宾厅低温釉上彩陶瓷壁画,1064公分×107公分。

画的内容是东、西、南、北四方面“帝君”(道教的神)去朝见道教的主神(元始天尊)的场面。徐悲鸿先生生前收藏的这件国宝《八十七神仙卷》,这是一种宋代宫观壁画的小样。《八十七神仙卷》塑造的诸神,其实是现实世界各种英勇、强健、崇高、安祥、美丽、静淑等人类最美的外形与性格的体现。通过人物的衣饰、动作表现和神态,仪仗气氛的渲染,构成了神仙境界,富于节奏感的线条和画面结构,给于观者美感享受,作为贵宾室的装饰壁画将原画稿放大后,采用工笔人物形式,用低温陶瓷烧成更增加了富丽华贵。

●1985年作《漓江胜境》天津渤海石油公司职工餐厅马赛克镶嵌壁画,800公分×250公分。

●1986年作《傲风》,65公分×93.5公分

●1987年作《清水江炊烟》,113.5公分×67.5公分

在董希文先生油画中国风的影响下,就油画艺术如何走出自己的路,一直不停地在思考、探索和创作。在创作风景画的过程中,总想把西画色彩与中国画的用笔结合起来,通过写意来表现诗情画意。83年在彭城烧制壁画,看到了花釉的流动与结晶效果,使我迸发了灵感,研究用调色油将油色稀释后作画。用口吹结合扇形笔写的方法,创造一种新的油画技法。

●1987年作《先贤伟绩昭日月》河北邢台郭守敬纪念馆高温花釉瓷版壁画碑,1005公分×300公分。

壁画构思:郭守敬是我国元代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在天文、水利、测量、仪表制造等方面的科学成就,丰富了人类精神文明的宝库,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敬仰。根据国际天文学会的决议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和太阳系里的一颗行星,分别以郭守敬的名字命名,可见其影响之大。

画构思“先贤伟绩昭日月,丰碑永励后来人”——郭守敬这位巨人的高大形象,他在苍松翠柏之中,在天地之间象是一座高山,万古长青、光照日月……画面中心突出郭守敬的高大身躯,左手拿尺,右手提笔,在全神思考、计算、整理观象记录,在著述立说,他背后以青松、仙鹤、太阳来衬托,象征他的业绩和精神万古长青、永放光辉,寓意古往今来,造福子孙。

壁画构图中左、右两边处理了张衡浑仪和郭守敬简仪,这种独特造型与纪念馆古建形式相联系,同时更加生动地表现了主题,增强了画面的气势。构图的两边,这是两块顶天立地的巨碑,上面用构成方式组合铭刻了观象授时指导农业耕作,兴修水利农田灌溉,开运河、架桥梁,郭守敬造福人民的业绩。在巨碑之间,处理了日月星辰和云气,增强了画面的意境,也丰富了壁画的寓意与内涵。

●1993年作《大地回春》河北沙河火车站候车大厅丙烯壁画,1500公分×300公分。

设计构思:沙河是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迎来送往宾客的火车站,自然是这个城市的窗口因此设计候车大厅的壁画一定要体现出当今时代风貌与人文精神。中华民族历经苦难,今天终于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大地阳光普照,人们放飞的心向着光明未来飞去。壁画是抽象形式的语言,但并不虚幻,通过诗的语言概括反映人文精神,将给过往旅客留下美好的联想。

●1993年作《腾飞》石家庄一职中教学大楼马赛克镶嵌壁画,900公分×600公分。

设计构思:在国家改革开放大潮中,发展起来的石家庄一职中,正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姿态,为国家两个文明建设培养和疏送着一批一批的人材,这自然是壁画设计中所要贯串的精神。

这两幅画是一种装饰的图案,是一种抽象构成形式,以它的形式美感、韵律和挺拔向上的气势去感染人。所谓构成形式这是一种随着科学文化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新的造型概念和形式语言,这种形式反映了现代生活的审美与理想。这两幅画如果非要加个标题,勉强一点,那就叫《腾飞》吧,图案中有古彩陶、摹天大楼、彩虹、天鹅、太阳和面向太空的接收器等意向性的符号,寓意着我们祖国朝气澎渤充满生机蒸蒸日上。

●1994年作《火凤迎朝阳》邯郸钢厂彩色贴花纸陶瓷壁画,2400公分×360公分。

设计构思:迎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春风,焕发了青春迅速发展起来的邯钢,已经跃入了全国钢铁企业排行榜的前列,为了反映全厂职工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取传统成语“丹凤朝阳”和郭老《女神》诗作中《凤凰涅槃》的寓意。“丹凤朝阳”是比喻贤能的人才遇到了政治清明的时代,得以施展才干之意;郭老二十年代诗作《凤凰涅槃》以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用凤凰象征中华民族精神,热烈预告世界将在熊熊烈火中蜕旧变新。其诗作气势磅礴豪放,旋律急骤激昂,音节雄浑响亮,这反映了他五四时期的高度爱国热情。国家在加快改革扩大开放的今天,借鉴这种形式和寓意来设计邯钢壁画,即有钢铁企业的个性特点,又蕴籍了今天更加丰富的时代精神与内涵。

●1994年作《奔向光辉未来的旋律》石家庄链轮总厂高温花釉瓷版壁画,2400公分×200公分。

设计构思:这幅构成形式的壁画是一首赞颂改革开拓者的交响诗,歌颂了链轮总厂改革开拓者们充满胜利的信念和豪情,他们在古丝绸之路的长城脚下培育的CHSSB的花朵迎着大地的春风盛开了,这些领导的团结协作,同甘共苦,配合默契,尤如火车头上的贯性轮一样,驱动火车飞驰,这也体现着科、工、贸有机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古往今来,人民为了生存发展,历经了苦难;而今天改革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引用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诗句,就蕴籍了今天改革开拓者们对民族振兴的信心和希望,他们的心象是早已跃过长城的天鹅,迎着大地春风,张开强劲的翅膀,穿过彩虹,跨过万水千山,四海寄情,奔向光辉未来。

●1995年作《曙光》河北大会堂弧形大厅立粉贴金丙烯壁画,2000公分×320分公。

设计构思:这是一幅装饰性的丙烯壁画,构图中把太行山、燕山和渤海的景色概括在一个画面里,以立粉贴金的形式表现了河北锦锈河山。面画中主体太行山,常常被喻为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与灵魂。古往今来在中国近代历史中,人民为了民族尊严,为了彻底解放英勇奋斗,在太行山上留下了不朽的光辉历史篇章,壁画采用红色调子是意味深长的;结合现实体现灿烂的阳光普照大地,这正是太行金秋季节,改革开放的时代给太行山带来了蓬勃生机与活力。远远望去,似隐似现地看到远山顶上耸立着狼牙山五壮士纪念碑、西柏坡纪念馆、苍岩山桥楼殿、赵州石桥、大秦铁路、普宁寺古刹、岗、黄水库,成片的劲松与红柿子林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出五光十色。立粉贴金的壁画形式,打破了室内大理石、花岗岩单纯素雅的墙面与柱子的寂静,产生了活泼对比的效果。壁画以一种艺术墙面与厅内灯光配合烘托气氛,使大厅金壁辉煌。

●1995年作《崛起》河北大会堂外墙主立面汉白玉浮雕壁画,900公分×600公分。

设计构思:长城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象征,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遗产,万里长城以它悠久的历史,磅礴的雄姿浩大的工程而驰名于世界,被誉为世界最伟大的奇迹之一,浮雕选择长城东起点,天下第一关的老龙头作为浮雕的主题,这是项很好的选材。构思中寓意、象征与浪漫地表现了巨龙在旭日东升的太阳光辉普照下,老龙头迎着生命的大海潮汐,昂首崛起欲纵身腾飞的雄姿,它象征着振奋的民族精神在改革时代永往直前充满必胜的信念,丰富地体现了今天河北人民与祖国振兴发展紧紧地联系起来的精神内涵。

●1995年作《奔向辉煌》河北省大会堂外墙主立面高温花釉瓷版壁画,1700公分×465公分。

壁画构思:为了衬托富有时代感的大会堂建筑,展现河北人民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的精神面貌与情怀,在壁画设计中考虑了地处黄河流域的河北是华夏民族的发祥地,河北从悠久的历史中走来,滋山文化的陶器、商代青铜器、周代铁狮子、燕赵中山礼器、赵武陵王演武台、隋代安济桥,这些形象都是河北文明历史的见证;解放石家庄战士骑战马纪念碑,它无声地讲述着在这块土地上,河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地斗争历程,最后取得解放的往事。国家改革开放为河北开辟了振兴之路,工业、农业、能源、交通、科技等全面发展。大鹏展翅奔向光辉前程,寓意河北人民在改革大潮中正振作精神万众一心,坚忍不拔地奋斗意志和决心。一个繁荣昌盛的新河北必将沐浴着朝阳,展现在光华四射的神州大地。

●1997年作《眺望》(揽胜)油画150公分×90公分。

1979年7月邓小平同志在国事繁忙筹思萦怀之余,舒心畅怀登黄山观胜景,此时他已超过七十高龄,但登山不坐滑杆不要人搀扶,卷起裤脚提根手杖在黄山游览了五天,这段背景也就是《眺望》一画构图的基础。画面中邓小平同志在清晨山坡眺望远景,东方太阳升起来了,霞光辉映着纷飞的彩云、山峦、苍松翠竹,一切都呈现在迷人的玫瑰色之中。阳光照在总设计师身上,他神采奕奕地眺望远方霞光照耀下的壮美景色,一种由衷的喜悦与兴奋,浮现在他脸上。黄山险峻壮观,古松翠竹、奇峰云海,显示着大自然的鬼爷神工,有人写文章把它说成是梦里黄山。梦转瞬即逝,是虚幻的,然而造物主把这天上的仙境,魔法似地化为真实的现实。总设计师沉浸于这景色,眺望灿烂光辉的远景,这一构图蕴藉了浪漫的诗情和深厚的寓意。

1978年12月在全国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之后,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为主题,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党此时已作出战略转移的重大决策,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小平同志也进入中央领导核心,此时他已把精力更多地放在思考国家四个现代化建设上来,这就是表现总设计师高瞻远瞩《眺望》一画的时代背景。这段历史清楚地告诉我们,正是因为有了邓小平同志用伟大战略家的智慧,高瞻远瞩通观全局,拨乱反正开拓前进,才引导中国迅速从“从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深重灾难中摆脱出来,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使中国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发展的新时期。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的治国之道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中国人民就是用这高瞻远瞩的治国之道塑造了一个辉煌的时代,它使中华大地奇迹迭现,令全世界欣赏喝彩。

●1997年作《世纪潮》油画,220公分×100公分。

回顾我们走过的这三十多年的改革历程,的确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困难、风险和障碍,又交织着各种社会矛盾,而正是因为我们有了邓小平理论指引,才激发了千百万干部群众的思想大解放,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汹涌澎湃蔚为壮观的历史潮流,使得我们国家在短短的三十几年内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正是叱咤风云、推动世纪大潮的领潮人。

《世纪潮》表现我们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主题性肖像画,这幅画以海潮为背景,表现了世纪伟人恢宏情怀和胆略气魄。小平同志一生爱大海,他的心胸像大海一样宽阔,为了强国富民他的心如大海波涛一样的汹涌澎湃。把这深刻改革的历史潮流寓为《世纪潮》,它来势汹涌澎湃,后浪推前浪,一浪高过画浪,冲走了人们思想观念中的迷雾,冲开了封闭锁国的大门,这是使中国人民重新回到世界文明发展中去的历史潮,是再造民族之魂的时代潮。画面表现了狂风暴雨已经过去,蓝天白云下的万里海疆中,推波助澜的潮汐汹涌澎湃,小平同志精神饱满,容光焕发,昂首信步向前走来,他超越时代转换的恢宏情怀,创造性改革的胆识,开放的巨人视野,史诗般地昭示着站在时代潮头的巨人性格和精神面貌。

●1997年作《回归情》油画,150公分×110公分。

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香港历尽沧桑回归了。在一百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留给中国人民很多难忘的记忆,历史上很多不平等条约,使我们痛割疆土。从那时起无数仁人志士,为平等、自由、爱国付出了艰难的努力,流血流汗,不畏艰险,不怕牺牲,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经百年沧桑之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率领我们走上了国家振兴的道路。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使我们的祖国登上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舞台。亿万人民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率领,才从胜利走向胜利,才拥有了今天香港历尽沧桑百年耻辱之后,实现了回归祖国怀抱。这是世纪盛事,震撼华夏,他标志着旧中国耻辱历史成为过去;中华民族崛起腾飞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人民庆祝香港回归祖国,这是让人类、让历史、让后人永远铭记中华历史上惊心动魄的大事记。我所画的《回归情》一画的构思,集中、典型、概括地表现了香港回归的庆典活动中,历史闪光的一刻。画面中神州大地烟花四处腾空而起,处处张灯结彩、挥龙舞狮、鼓乐雷鸣,在举国上下庆香港回归的热烈气氛中,国家主席江泽民与香港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这两个顶天立地的巨人面面相对紧紧地握手,像是久别重逢的亲人,从喜悦到由衷地大笑,这史诗般的场面,看画的人都会明白,这景象中凝聚着亿万中国人民千言万语都诉说不完的深沉的精神内涵……。

●2001年作《燕赵智慧之光》石家庄中山公园弧形石雕壁画碑,2800公分×300公分

设计构思:从春秋战国至两汉,公元前760年到公元220年,有近一千年历史。近代考古发掘了大量文物,青铜器、砖、瓦、陶器、漆器、玉器,特别是青铜错金银制品等辉煌的艺术成就中,都展现了在中原河北这块富绕的土地上,先民们以惊人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世代生息所创造的辉煌艺术成就。

弧形壁画以先秦中山文化为内涵,表现河北省古文明历史。通过现代构成形式,将丰富的文物以仿汉砖形式组合,在石雕壁画中陈列,这样通过展示古代文明,来激励后人为了家园的振兴,而去创造明天的灿烂与辉煌。

●2001年作《大地春深》石家庄世纪公园广场花岗岩装饰地砖画,2500公分×200公分。

五字诗四句:春色迎大地,花卉绽芳苑。风和多日丽,歌舞引萤燕。

●2004年作《阳光交响曲》,150公分×116公分

近年来我在充满阳光的心灵躯动下,“以心为师”,吸收民间色彩运用充满激情的画笔,如痴如狂地画起了《阳光·生命系列》抽象表现形式的新视觉艺术作品,这些意向性的作品像是激情烧制的旋律中的乐曲,歌颂了阳光下各种生命情态与顽强的生命力。

●2006年作《东方红》油画110公分×146公分。

一代伟人毛泽东同志的一生为新中国的成立、建设、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毛泽东同志的理论与实践,扭转了中国数百年来衰退的趋势,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伟人坚强的革命意志,高尚情操、理想、信念和激情澎湃的革命实践精神,永远鼓舞着我们,强烈地震撼着我们的心。

历史是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今天是由昨天发展而来,明天是今天的延续。实现国家的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毛泽东同志和他的战友们以及千百万革命先烈的伟大理想,他们为实现这一伟大理想,谱写了中华历史上动人的心魄感人肺腑的壮丽诗篇。

在伟人逝世三十周年之际,为了深切缅怀毛泽东同志,表达对伟人的崇敬和纪念。伟人虽逝但伟业长存,他所希望的中华复兴大业,必将在神州大地实现。

●2006年作《世纪握手》油画94公分×110公分

春回大地,海峡潮涌。2005年3月29日这是一个吉庆的日子,这一天由连战率领的中国国民党访问团在万象更新的时刻,应中国共产党的邀请成功地访问了大陆。北京人民大会堂在东西南北红地毯的交叉点上,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的手,伸过二百三十五公里的台湾海峡,经过六十年的历史风雨,紧紧地握在一起。这是两党关系进入新阶段的标志,这新时代的握手,为促进两岸关系的发展,开辟了两岸同胞多年期盼的新前景,为实现两岸和平、稳定、合作、共赢带来了春天的信息。

●2007年作《放飞生命的心》200.5公分×80.5公分

当今世界人们在这快捷的物质澎涨中,需要心境的超脱,不要有超世的冷漠,怀旧的灰色,世俗的无奈和玩世不恭的刻薄,需要有积极人生的态度,让内心充满阳光,才能燃烧起炽烈的生命之火。

●2008年作《中华巨龙腾飞图》广东阳江市文化广场浮雕(待吊装),汉白玉巨制浮雕,9900公分×900公分。

壁画构思:此壁画是在《崛起》壁画基础上进一步构思设计的,历经5年完成。画面的构思是以浪漫的手笔表现东方巨龙正迎着东升旭日,向着浩瀚的大海,顺应大潮,昂首崛起欲纵身腾飞雄姿,它象征着伟大的中华民族在当今改革时代勇往直前,对未来充满了必胜的信念;黄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不屈不饶坚强性格的象征;在辽阔的地平线上,无数和平鸽自由飞翔,它们跨过黄河、跨过丝绸之路,向着美好的未来飞去,它象征着中国人民对和平与友谊的珍视与向往。画面集中展示了祖国大好河山气贯长虹,巍然壮阔的景象,展示了一个团结统一的伟大民族在新的世纪崛起、腾飞的精神面貌,整个画面给人一种大气磅礴、势不可挡、坚定豪迈、一往无前的奋进气势。

在设计理念上,因为要在构思中融入丰富的寓意,采用了浮雕形式。为增强浮雕现代感与超前意识,吸收了现代构成特点,把不同时空的抽象与具象形象符号,按艺术规律有机结合起来,由此产生的造型语言既表达了民族传统的神韵,又反映出现代生活的审美与理想。整个画面经过艺术处理,使线条的运动感、韵律感更加突出,给观者视觉心里上产生震撼的气势和丰富的想象。